“一打国泰民安,两打风风雨顺,三打三洋开泰……”今天是立春日,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,东城区建国街一年一度的立春日“风车迎春春鞭春牛”民俗活动在古代看台拉开帷幕。

在古观象台活动现场,人头攒动,一排排的七彩风车在晨风吹拂下轻盈转动,不时发出“咯咯咯”的响声,将活动现场装点得热闹非凡。气功、快板、变脸、二十四节气舞蹈等暖场民俗节目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。

上午十点,鞭打春牛仪式正式开始,古观象台负责人向大家宣布了2018年立春的详细时间。随后,民俗专家王作楫主持,人大代表、地区劳模与牛童春姑娘等各界群众各自挥三鞭打春牛。十鞭过后,小牛童将牛肚子里装满春粮的福袋掏出来,分发给现场的居民和嘉宾,寓意着丰收与和谐。

鞭春仪式结束后,一对欢腾的舞狮将现场的观众迎至不远处的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,立春民俗庙会在这里“鸣锣开市”。社区志愿者们各显身手,现场制作春饼、春卷等立春美食,让大家享受一场立春文化和美食相互交融的盛宴。

与咬春同步进行的还有各项闹春活动,京韵大鼓、武术表演、京剧表演、古筝、琵琶等独具中国韵味的节目轮番上场。极具京城特色的风车、绒花、面人、京剧脸谱、毛猴、“金光洞兔儿爷”、剪纸、金马派风筝、绒布唐等手工艺品琳琅满目,让人目不暇接。

据悉,我国自西周开始就有立春习俗,一直延续近三千年。建国门地处京城东南方,五行属木,主生发,明清两代举办打春活动及春牛巡游多经过建国门地区。但从清朝末年、20世纪初起,这一传统习俗在京城已经消失了近百年。2007年建国门街道首次举办“风车迎春 鞭打春牛”活动,开始恢复这一传统节庆习俗,如今已经是第十二个年头。(北青报记者 蒋若静 摄影 魏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