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没有人事文件,只要缴纳职员基本养老金,当然可以退休。

不过可能要相当麻烦。职工退休档案,仅仅是人事档案的一部分而已。

我们办理退休时,一般都要审核职工档案。审核职工的档案严格程度,也是根据档案的类型来进行区分的。

审核最严格的档案,一般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的职工档案,这一部分档案由于不需要缴费,个人仅仅凭借档案材料记载就可以获取缴费年限。而且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并不是说不用交费,而是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费。因此,会非常严格。而且档案回收后,也有可能会进行审计。目前来看,主要包括国有企业固定工,上山下乡知青,复退军人,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档案等等。

第二严格的档案,一般是提前五年退休的特殊工种。尤其是我们体力劳动者,到达五六十岁之后就干不动过多体力劳动了,这样我们工资收入会降低,有的甚至会失业。对于下岗失业工人来说,提前办理退休是非常向往的事情了。不过,特殊工种退休一般要有档案记录证明,我们每年的工作岗位都是从事特殊工种,满足相应年限才可以。

第三严格的档案,应当算是失去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了。这个档案主要是依据我们劳动能力鉴定中心的结论作出,根据相应的法律文书生效就可以。

第四,普通职工档案。普通职工档案一般是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以后,参加工作就业的职工。他们的职工档案要跟缴费记录对应起来,确定养老保险不是张冠李戴就可以。随着我们电脑系统的越来越发达,很多这些年来的就业档案可以随时补办。一般来说,丢失不会影响。只不过补办起来比较麻烦。尤其是90年代的档案,并没有实行电子化,要想查找起来也是非常麻烦。

第五,我们也确实存在一些不需要职工档案就可以办理退休的特殊情况。那就是我们灵活就业人员,比如上海市和青岛市。灵活就业人员普遍是指个体工商户或者其他有稳定收入来源的群体。他们没有正常的就业经历材料,多数是通过劳动部门指定的代扣代缴机构交纳保险。因此,多数情况会直接以社保的扣缴记录为准,退休年龄是以身份证号为准。

不过,当灵活就业人员有其他就业经历时,也必须要审验其他档案材料的。

所以,有没有档案材料,能不能办退休,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的。如果拥有视同缴费年限的材料和较早工作的档案材料,一定要妥善保管好。